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代码560113)
专业方向:冷冲模制造技术方向和型腔模制造技术方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
基本学制:五年一贯制
办学层次:普通专科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先进的互联网思维和意识,熟悉互联网+背景下的模具制造发展趋势,了解模具制造的生产过程和技术管理,熟悉模具制造主要加工设备和相应软件的性能与使用技术,具备模具的制造装配、检测调整、试模整修及应用等综合职业能力,经企业再培养也可从事模具的开发设计、制造工艺员及模具测绘、修理、改造、服务等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互联网+”应用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模具制造(数控铣、加工中心和电加工设备的编程和操作)、模具装配、调试与整修、模具CAD/CAM、冲压、塑料模具及其制品的成形工艺规程编制、模具生产操作员、质量检验员、班组长等。
2、其它就业岗位:经企业再培养,可从事简单冲压模、塑料模设计与工装设计、模具测绘、修理、销售服务、模具生产一线管理、工段长、车间主任等工作。
(二)职业资格证书
(1)模具工高级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有条件的学生可取得的证书:数控车床操作工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工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线切割加工高级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电脉冲加工高级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CAD绘图员证书。
(三)继续学习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本科相关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爱党爱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科学文化素质: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具有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终生学习理念,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专业素质: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遵守规程、文明操作、一丝不苟、质量第一的职业习惯;具有安全生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具有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创新、创业的初步能力。
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人格,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合作与竞争,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
(二)职业能力
1、能运用机械制图的知识,读懂较复杂的机械零件图、机械零件装配图和模具装配图,具备按照国家制图标准、运用一种CAD软件绘制一般机械零件图和简单模具装配图的能力。
2、能运用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方法、标识及应用的知识正确选用模具材料。
3、具备运用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合理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4、能运用钢的热处理种类和作用等知识,合理安排热处理工艺。
5、能正确选用和修磨金属切削刃具,会根据加工需要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和夹具。
6、能正确操作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具备钳工操作的一般能力和机械加工的基础技能。
7、能根据加工需要,运用机械测量基础知识,合理选用量具、量仪 ,会准确测量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和模具。
8、能运用与本专业相关的电气知识和安全用电常识,正确处理一般电气事故。
9、能运用冲压模具制造工艺知识与制造技术,按图加工出合格的相关模具零件,会正确装配一般冲压模具。
10、能运用塑料成形模具制造工艺知识和制造技术,按图加工出合格的相关模具零件,会正确装配一般塑料模具。
11、能运用加工设备管理、维护及保养的相关知识,对生产一线的加工设备实施管理、维护及保养。
12、能掌握一种CAD/CAM软件的应用技术,运用CAD/CAM软件对相关模具零件进行数控加工。
13、能运用生产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知识,对模具及其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管理和控制。
14、能熟练运用常用模具的试模知识、常用试模技术及整修技术进行一般试模和整修。
15、能运用模具经济知识,对模具制造与生产进行一般经济测算与核算。
16、具有先进的互联网思维和意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开发能力
17、具备模具工高级专业技能,通过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六、教学时间分配(按周分配)
| 学 期 | 学期周数 | 理论 教学 | 实 践 教 学 | 入学 教育 与 军训 | 劳动/机动周 | ||||||
| 授课 周数 | 考试周数 | 技能训练 | 毕业设计 | 企业实习 | |||||||
| 内容 | 周数 | 内容 | 周数 | 内容 | 周数 | ||||||
| 一 | 20 | 13 | 1 | 钳工工艺与测量技术 | 3 | 2 | 1 | ||||
| 二 | 20 | 14 | 1 | 机械制图测绘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 1 3 | 1 | |||||
| 三 | 20 | 14 | 1 |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 4 | 1 | |||||
| 四 | 20 | 14 | 1 | 电工电子实习 模具拆装实训 | 2 2 | 1 | |||||
| 五 | 20 | 10 | 1 | 数控车削技能训练 线切割加工技术训练(冷冲模方向) 电脉冲加工技术训练 (型腔模方向) | 5 3 
 3 
 | 1 | |||||
| 六 | 20 | 10 | 1 | 数控铣削技能训练 冷冲模考级-中级(冷冲模方向) 塑料模考级-中级(型腔模方向) | 5 3 
 3 
 | 1 | |||||
| 七 | 20 | 14 | 1 | 冷冲模制造强化训练(冷冲模方向) 塑料模制造强化训练(型腔模方向) | 4 
 4 
 | 1 | |||||
| 八 | 20 | 10 | 1 | 冷冲模考级-高级 (冷冲模方向) 塑料模考级-高级 (型腔模方向) 钳工技能训练 | 5 
 5 
 3 | 1 | |||||
| 九 | 20 | 10 | 1 | 三坐标、3D打印 特种加工实训 | 6 2 | 1 | |||||
| 十 | 20 | 0 | 0 | 顶岗实习(含毕业教育) | 毕业设计 | 4 | 顶岗 实习 | 14 | 2 | ||
| 合计 | 200 | 109 | 9 | 51 | 4 | 14 | 2 | 11 | |||
注:入学教育在开学前完成。
七、教学时间安排 
八、主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群平台课程
| 序号 | 课程名称 (课时)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实施建议 | 
| 1 | 机械制图及测绘 (108+1w) | (1)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掌握机械制图一般技巧与方法; (3)具备识读机械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 (4)具备机械零件测绘的初步能力; (5)具备识读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 | (1)以国家最新制图标准实施教学; (2)特别重视机械图样识读能力的培养; (3)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识读,宜采用对比教学法。 | 
| 2 | 机械设计基础 (112) | (1)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名称、牌号、一般机械性能、使用特点及热处理的功用等知识; (2)掌握工程力学,常用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件、常用传动装置和自动化执行机构的能力; (3)了解环境保护、节能增效、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 | (1)本课程为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 (2)工种加工技术的教学模块,采用轮岗训练的方式,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 
| 3 | 电工与电子技术 (112) | (1)掌握交、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及相关计算; (2)熟悉安全用电常识,掌握用电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方法; (3)了解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结构,掌握它们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与相关电路的分析; (4)具备简单工业电子电路的识读分析能力。 | (1)本课程为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 (2)简化原理阐述和繁冗计算,以应用性教学为主; (3)课题选择与工业应用项目相结合的为主。 | 
| 4 | 机械CAD (84) | (1)熟悉AutoCAD的命令; (2)掌握物体视图的绘制方法; (3)具备熟练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典型零件图的能力; (4)具备熟练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三维模型的能力。 | 学生取得CAD绘图技术中级证书。 | 
| 5 | 机械制造技术 (84) | (1)掌握金属切削基本知识; (2)掌握各种表面的加工方法; (3)了解工艺规程的制定步骤,加工顺序安排原则; (4)掌握工序、工步的定义,并能读懂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 (5)掌握生产类型的定义及划分; (6)掌握工件基准的相关概念及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 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 
| 6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40) | (1)了解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2)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及选择; (3)了解测量技术基础; (4)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选择等 (5)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表示及标注等。 | 可利用典型案例的剖析反映知识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 
| 7 | 液压与气动技术 (40) | (1)掌握液压、气动的基础知识,熟悉液压、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和使用要求; (2)掌握液压、气动基本回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识读和分析中等复杂液压、气动系统图的能力; | 可利用典型案例的剖析反映知识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 
| 8 | CAD/CAM应用技术 (84) | (1)了解目前企业常用CAD/CAM软件的种类和基本特点; (2)熟练运用一种以上CAD/CAM软件应用技术; (3)能熟练掌握CNC通讯接口技术; (4)能运用一种CAD/CAM软件实施数控加工的初步能力。 | (1)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 (2)结合学校已有的CAM软件选择软件教学种类; | 
| 9 | 钳工与测量技术 (6W) | (1)掌握相关机械测量技术的基础常识; (2)掌握互换性的相关基本术语和定义; (3)掌握常用测量器具的种类、应用范围、检测方法,能正确选用与维护常用量具量仪; (4)了解几何量公差标准的主要内容及选用; (5)能根据工程要求,胜任一般机械产品的检测工作。 (6)熟悉钳工的基本工艺知识,初步掌握其加工技术; | (1)本课程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或按项目教学。 (2)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等),帮助学生理解。 | 
| 10 | 机械加工技术训练 (3W) | (1)了解机械加工行业的现状及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2)熟悉常用普通机加工机床的种类、结构、功能及主要参数; (3)了解车刀、铣刀、磨具的种类及其应用;能合理选用刀具并能按要求刃磨; (4)熟悉车削、铣削、磨削的工艺内容;并能按照零件图的要求加工出合格产品; (5)熟悉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能进行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 |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 | 
| 11 | 车工工艺与车工技能训练(4w) | (1)掌握车工的安全操作规程,会操作、维护普通车床; (2)熟练掌握车削加工的相关工艺知识;(3)能正确使用车削加工的各种工、量、刃具; (4)会车削外圆、端面、台阶轴、切槽和切断、低精度小锥度外圆锥、普通外螺纹等表面; (5)能制定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能熟练阅读车削加工工艺文件; (6)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典型零件的加工,达到技术要求。 | (1)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2)实施时可按项目进行教学。 | 
| 12 | 电工电子技术训练(2W) | (1)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名称、规格、使用的基本知识; (2)熟悉电工常用工具、仪表类型、型号及使用方法,会用测量仪器实施简单的电气测量; (3)能根据工程实际正确选用和装拆常用电器元件; (4)会安装与维护一般照明电路。 | (1)本课程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2)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观察相关操作过程和操作规范; (3)简化原理阐述和繁冗计算,以操作认识教学为主。 | 
(二)专业平台课程
| 序号 | 课程名称(课时)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实施建议 | 
| 1 | 数控技术应用 (80) | (1)熟悉常用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特点,具备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和程序的初步能力; (2)掌握常用数控机床的一般操作技能; 具备选用刀具、在线测量、选择加工方式的初步能力; (3)具备常用数控机床的维护保养能力; (4)熟练掌握数控编程和仿真软件应用技术,具备手工编制一般加工程序的初步能力。 |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每个实习课题需让学生首先编制出正确的工艺方案。 
 | 
| 2 | 模具拆装 (2W) | 掌握拆装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 学会分析部件、机器的结构,并制定拆装顺序; 能够合理选用工具进行拆装,并能对装配器件检验调试; 拆装模具,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各零件的功用、装配关系。 | 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采用虚拟拆装与实物拆装相结合实习,分组练习。 | 
| 3 | 模具设计基础 (60) | 熟悉冲压和塑料的一般成形工艺; 了解冷冲模和塑料模的常用结构; 具备简单冲压零件和塑料件的成形工艺分析; 能够制定冷冲模和塑料模的设计方案; 能够按照产品图纸设计冲压模或塑料模。 | (1)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 (2)通过实例,让学生系统性地建立起设计冷冲模和塑料模的概念; (3)指导学生设计模具,并绘出零件图纸,为后续模具制造服务。 | 
| 4 | 模具制造技术 (84) | 熟悉模具常用材料及其常用热处理方法; 熟悉模具常见种类及工艺特点; 具备根据模具零件选择刀具、加工设备、进行工艺分析、编制加工工艺的能力; 学会典型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 | (1)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及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 (2)以学生自己在课程设计训练中设计模具零件为项目进行教学 | 
| 5 | 数控车削技术训练 (5W) | 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个按钮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熟悉操作数控车床; 能编制数控车加工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手工编制加工程序; 能正确安装刀具和工件,掌握对刀的步骤及刀补的修改方法; 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典型零件的加工,达到技术要求。 | 本课程是木模具制造实训的准备课程; 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法实施教学; (3)实施过程中按项目进行教学,采用模拟仿真加工为一体。 
 | 
| 6 | 数控铣削技术训练 (5W) | (1)掌握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面板各个按钮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熟悉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 (2)能编制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手工编制加工程序; (3)能正确安装刀具和工件,掌握对刀的步骤及刀补的修改方法; (4)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典型零件的加工,达到技术要求。 | (1)本课程是木模具制造实训的准备课程; (2)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法实施教学; (3)实施过程中按项目进行教学,采用模拟仿真加工为一体。 
 | 
(二)专业技能方向课程
1、冷冲模制造技术方向
| 序号 | 课程名称(课时)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实施建议 | 
| 1 | 冷冲模制造与应用技术 (60) | (1)熟悉冷冲压的一般成形工艺 (2)熟悉冷冲模的常用结构 (3)具备简单冲压零件的成形工艺分析和冷冲模设计能力 | (1)本课程应突出应用,适当弱化复杂的成形理论和计算 (2)通过实例,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冷冲模概念 (3)配备相应的模具陈列室、装拆实验室 | 
| 2 | 线切割加工技术训练 (3W) 
 | (1)熟悉线切割加工原理; (2)掌握线切割机床的操作技能; (3)能够运用一种常用线切割编软件对零件进行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 (4)具备机床的维护和保养基础能力。 | (1)按照国家劳动部门颁布的相应国家职业标准,精选课题; (2)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 | 
| 3 | 技能训练与考级 (12W) | (1)集合专门化设置方向,第七学期达到工种中级技能等级操作水平,经考核取得相应中级工证书; (2)第九学期强化训练后达到高级工等级操作水平,经考核取得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 (1)本课是具体体现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 (2)保证实训时间和岗位条件是重要基础; (3)按劳动部门颁布的相应标准,精选课题,实施教学 | 
2、型腔模制造技术方向
| 序号 | 课程名称(课时)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实施建议 | 
| 1 | 塑料模制造与应用技术 (60) | (1)熟悉塑料件的成形工艺; (2)掌握塑料模的常用结构各零部件; (3)能够加工出典型塑料模的所有非标零件。 | (1)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实施教学; (2)应配备相应的模具陈列室、装拆实验室 | 
| 2 | 电脉冲加工技术训练 (3W) | (1)掌握电脉冲成型机床的操作技能; (2)能根据零件图的要求加工简单形状电极; (3)熟悉电极材料的选择原则; (4)具备电脉冲成型机床的维护和保养基础能力。 | (1)按照国家劳动部门颁布的相应国家职业标准,精选课题; (2)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 | 
| 3 | 技能训练与考级 (12W) | (1)集合专门化设置方向,第七学期达到工种中级技能等级操作水平,经考核取得相应中级工证书; (2)第九学期强化训练后达到高级工等级操作水平,经考核取得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 (1)本课是具体体现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 (2)保证实训时间和岗位条件是重要基础; (3)按劳动部门颁布的相应标准,精选课题,实施教学 | 
九、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一)教学团队要求
1.专业群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为1:26;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达到34%,高级职称达到40%;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职业资格达到72%,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达到40%。
2.专业负责人
模具专业负责人:巫海平:高级实验师,高级技师,从事专业工作21年。
3. 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20%。
(二)专任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具有机电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理实一体化和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3.青年教师应经过教师岗前培训,并在五年内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职业资格或中级技术职称;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
(三)专业兼职教师任职资格
1. 拥有工程师、技师职称的技术人员,或是在本专业领域享有较高声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行业企业技术专家。
2. 兼职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方法培训,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十、实训(实验)条件
根据专业技能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配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一)专业平台课程实训室:
|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功能 |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配置建议 | |
| 名称 | 数量 | |||
| 1 | 钳工实训室 | 钳加工设备的操作;常用工具、量具、刀具的使用;钳加工基本技能训练 | 台虎钳,工作台;钳工工具、常用刀具 | 50(台、套) | 
| 通用量具 | 50套 | |||
| 台式钻床 | 8台 | |||
| 摇臂钻床 | 1台 | |||
| 砂轮机 | 5台 | |||
| 平板、方箱 | 5(块、只) | |||
| 2 | 机械测绘实训室 | 通用机电产品结构的认知;零件的测量技术; 计算机绘图技能训练 | 减速机实物或模型 | 10只 | 
| 计算机及CAD软件 | 50台套 | |||
| 气动综合实训台 | 6台 | |||
| 3 | 电子技术实训室 | 电子仪表的使用;焊接技术训练; 电子产品的制作 | 电子实训台,电烙铁、架 | 50工位 | 
| 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 6套 | |||
|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 6套 | |||
| 4 | 电工技术实训室 | 安全用电技术训练; 常用电工仪表的选用;电工工具的使用; 低压电气的认知; 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 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 | 触电急救模拟人 | 4套 | 
| 万用表、转速表、钳形电流表、功率表、兆欧表 | 5套 | |||
| 压线钳、组套工具、电锤、喷灯、弯管器 | 40套 | |||
| 自动空气开关、断路器、继电器、接触器、主令开关等 | 40套 | |||
| 电工操作台、教学网孔板、低压配电柜、照明控制箱、照明灯具、管件、桥架、槽道、电缆、固定卡件 | 40套 | |||
| 模拟机床电气排故实训装置 | 6套 | |||
| 5 | 车工实训室 | 车加工技术训练 | 普通车床 | 40台 | 
(二)专业方向课程实训室:
|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功能 | 主要设施设备及工具 | |
| 名称 | 数量 | |||
| 1 | 模具拆装实训室 | 常用模具结构的认知和拆装;机械拆装工具的使用;熟悉模具拆装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提升模具拆装的工艺水平与能力;提升模具检测的能力,能按图装调出合格的简单模具。 | 冲压拉伸组合机 | 1台 | 
| 注塑机 | 1台 | |||
| 压铸机 | 1台 | |||
| 学生拆装工作台 | 6台 | |||
| 模具拆装工、量、刃具及养护工具 | 6套 | |||
| 供拆装的模具(冲压模、塑料膜、压铸模) | 30套 | |||
| 白板、实物投影仪等 | 1套 | |||
| 2 | 模具加工车间 | 数车、数铣加工技术训练;数控电火花加工技能训练;模具零件加工与质量控制技能训练;提升模具零件加工的工艺水平;感知模具生产的全过程;提升产量和质量意识、经济核算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数控车床 | 1台 | 
| 数控铣床 | 1台 | |||
| 快走丝数控线切割 | 1台 | |||
| 电脉冲成型机床 | 1台 | |||
| 电火花(激光)打孔机 | 8台 | |||
| 加工中心 | 1台 | |||
| 普通铣床 | 2台 | |||
| 万能外圆磨床 | 1台 | |||
| 卧轴矩台平面磨床 | 2台 | |||
| 钻铣床 | 5台 | |||
| 3 | 模具理论导向实验室 
 | 通过模具各种产品的分析;模具材料样品;模具标准件及加工设备辅件;模具拆装工具模具精密研配抛光。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有感性认识。 | 产品分析资源库 | 3套 | 
| 材料分析资源库 | 2套 | |||
| 模具标准件资源库 | 3套 | |||
| 加工设备辅件资源库 | 1套 | |||
| 模具拆装工具资源 | 1套 | |||
| 模具精密研配抛光资源库 | 1套 | |||
| 4 | 模具CAD/CAM实训室 | 通过训练能熟练掌握一种CAD/CAM软件的使用技术;能学会三维建模、自动编程、后置处理、自动加工等技术。 | 电脑 | 50台 | 
| 相应软件 | 50节点 | |||
| 模具拆装等虚拟软件 | 50节点 | |||
| 带通讯接口的数控车 | 1台 | |||
| 带通讯接口的数控铣床 | 1台 | |||
| 5 | 模具测量实训室、模具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室 | 通过精密测量技术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机械测量水平和能力;学会外轮廓、内型腔的精密测量技术;学会模具零件特形面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能检测和分析鉴定相关模具的质量问题。 知悉模具制造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激发自主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 | 三坐标测量仪 | 2台 | 
| 3D打印机 | 1台 | |||
(三)本专业群建有15家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
1、无锡微研有限公司
2、无锡威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无锡华鹏嘉多宝瓶盖有限公司
4、无锡高福泵业有限公司
5、无锡市贝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6、无锡海斯福机电(无锡)有限公司
7、无锡小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8、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9、一汽无锡柴油机有限公司
10、恩福集团(中国)
11、大明集团
12、无锡蓝天电子有限公司
13、无锡明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14、无锡飞龙机械有限公司
十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
2.《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
(二)课时及学分分配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总学时为4966,总学分为297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学时数为1658,占总学时数的33%;专业技能课学时数为2496,占总学时数的50%;任选课学时数为644,占总学时数的13%;其他类教育活动学时数为168,占总学时数的3%。
以上人才培养方案中每学期周数按20周计算,其中教学周为18周,考试周为1周、机动1周。理论教学16~18学时计算1学分,入学教育、军训、毕业设计每周计算1学分,实践教学每周计算2学分,顶岗实习每周计算1.5学分。
(三)限定选修课开设
1.德育课限选课:在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教育等课程中,限选1门课程。
2.文化课限选课:在物理、化学等课程中限选1门。
3.专业方向课程限定选修课程:本方案对限定选修课程按照两个专门化方向设置,一是按照冷冲模方向设置限选课程模块,二是按照型腔模方向设置限选课程模块,在两类限选课程模块中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课程。
(四)任意选修课开设
1.任选课程分为人文素质类和专业技能类两类课程。
2.任意选修课程设置参考:
(1)人文素质类:科技论文写作、演讲与口才、中国哲学智慧、职业沟通、
现代环境学、就业与创业指导、礼仪规范教程、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口语交际。
(2)专业技能类:专业技能类选修课,由知识拓展类和技能拓展类两部分组成
知识拓展类:计算机工业控制、塑料模制造技术、注塑机操作与成型工艺、模流分析、物联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UG塑料模设计、企业管理与营销、
车间管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热处理、金属材料学、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模具概论、模具经济分析、模具价格估算、多媒体与图形处理、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技能拓展类:数控加工技术、机械手和机器人技术、三坐标测量/3D打印、特种加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机床数控技术、设备数控化改造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
(五)其他
1.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顶岗实习教学计划由企业与学校根据生产岗位对从业人员素养的要求共同制订,教学活动主要由企业组织实施,学校参与教学管理和评价。
2.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毕业设计阶段,各校须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调研,以企业中的典型生产线的工艺设计为主要内容实施设计,采用集中学习和小组合作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3.积极推行双(多)证书管理制度,将实践性教学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取得大专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经过培训并通过社会化考核,取得与提升职业能力相关的其他技术等级证书。
